一、概念:
, _; S v g6 e8 D1 n8 e3 l
7 \- _2 |0 o) G) l9 k7 a典型材料可分为典型事迹材料和典型经验材料,就是为宣传表彰典型的事迹所写的材料,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叙事性和生动性等特点。一般可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叙述。典型经验材料是一种主要介绍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或成功做法的文字材料,它与专题经验总结的定法相似。
( B: R4 ^' q: V+ F0 D& j6 H- _* W9 R6 k! @
典型事迹材料与典型经验材料之区别:典型经验材料,是一种介绍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或成功的做法的文字材料,它与专题经验总结相类似,着重于叙述典型“怎么做”。事迹材料是一种通过对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的介绍,表现其思想、品德和情操,给人们树立行为榜样的文字材料,着重于叙述典型“做了什么”取得什么成绩,如写一个连队党支部,如果是经验介绍,重点要突出写怎样抓好党支部建设,可从坚持组织制度,严格管理党员,积极开展党内斗争等方面入手,而事迹材料则要突出反映这个党支部的先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可以从党支部的思想政治领导坚强有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强等方面来展开。
0 `5 ^( ~! O; a; {9 N7 P
2 n+ l3 g: A$ L* `二、典型材料的写法:" U' Y# h' n+ ?" d# l
4 g( g0 z7 @0 N一般包括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1 {" B8 J; i4 g4 i5 f' O. X) @3 a5 z; t H# c6 A+ f
(一)标题:典型材料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典型事迹材料的单标题通常要反映典型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如《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水电事业,在雪域高原展示巾帼建功的风采》(武警水电第三总队总工程师赵秀玲事迹)。一般而言,用第一人称来介绍事迹的典型材料,多采用单标题形式。双标题一般主标题反映先进典型的精神品质,副标题由单位+职务+姓名+某方面的事迹构成,如《化作春雨育新枝----总后嫩江基地教导员郭华关心战士的事迹》。通常以第三人称叙述的典型材料,多采用双标题形式。典型经验材料的单标题通常要揭示文章所介绍的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如《从知兵入手,扎实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双标题,正标题揭示文章的核心经验,副标题由单位+某方面的经验构成。如《用先进文化服务基层---军区政治部文化站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开展为兵服务活动的经验》。
, a) e. H7 n: s. S) _+ v$ E; u& z, N$ T' j4 `( f
(二)开头:典型事迹材料的开头主要写典型在什么情况(背景)下,经过怎样的努力,完成了什么任务,做出了什么贡献,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受到了怎样的评价。如卢伟昌事迹材料的开头:入伍14年来,(什么情况下)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改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安心服役,牢记职责,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默默奉献(精神境界),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特别是调到军械股以后,能时刻把枪弹的安全使用放在心上,脑子里始终绷紧一根弦,(怎样的努力,完成了什么任务)。三年来,团队没有发生一起枪弹方面的事故,枪弹维修保养一直处在全师先进行列、(做出的贡献)。我个人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党员”、“学雷锋先进个人”、“军民共建积极分子”(受到了什么评价)。$ i- q) c+ u3 u. W$ k: X, r/ v, u
9 ^, E' A1 y) W
而典型经验的开头一般概述在什么情况(背景)下,从事了什么工作,创造了什么经验,做出了什么成绩。如某“模范通信站”的经验材料开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贯彻新时期军事战备方针的新形势下,(在什么情况背景下),她们始终牢记和努力实践军委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全面落实《军队基层建纲要》,(做了什么事),把握基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正确方向,以总部站“龙头站”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按纲建站做表率,全面建设用真功(创造了什么经验),为国防通信事业建立了卓著功绩,不愧为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取得了什么成绩)。9 y; b) [. a' ^: P8 W G5 d
/ v' Q0 q3 O1 H8 p6 _9 p(三)主体:是材料的主要部分,材料中的事迹要在这一步展开介绍,写好主体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 X( Z" K6 R% d" @1 T" s
8 I' G- r& s. Y+ ?, H; O1、安排好主体的层次。也就是结构安排,通常有两种:①横式结构:紧紧围绕中心思想,不受时间限制,采取大跨度,多侧面的结构层次,从几个角度把典型事迹按类别集中,归纳在一定的观点之下,使之为突出典型的主要特点服务。②纵式结构:时间脉络为主要线索,其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记叙典型的成长过程和事件的先因后果,它的优点,在于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能使典型材料步步深入。* Z9 k w, Y' H1 W- \6 Q: f" e
, X$ c. K# A8 G" y: I7 c
2、提炼层次标题。层次标题,需要对典型的主要事迹进行高度的概括,标题需围绕文章主题,对不同性质的事迹分别进行归纳,层次标题的提炼是写作中非常关键的步骤,应下大功夫把他提炼好,如卢伟昌的事迹材料《把工作当事业干,立足岗位作奉献》,围绕“干事业,作奉献”这个主题,将其事迹归纳成刻苦学习、爱岗尽职、坚持原则、直面困难等四个方面,并且提炼标题:
, ?+ T7 H" o- N. s: p9 K1 J& N- f7 [7 m3 a4 O
勤于学习,刻苦钻研,把本职岗位当成成才的支点* O; q, i: `& X* J1 Z1 k6 S
% R$ Z% p3 }4 p1 x% [
尽心尽责,爱岗敬业,在本职岗位上奉献人生的亮点
4 m5 J1 A! S V/ y0 w0 D! O- T* j6 z/ {% n
坚持原则,敢于较真,在人生道路上不留下任何污点
& m- n n, z5 g, M+ m" z+ w% t6 X6 X2 J1 U( ?
不畏困难,敢于承担,勇敢面对人生的难点
/ R/ ?( `: J/ e/ S5 Y; M" R* y+ F& N4 D, P0 d, O
这样的标题,思想突出,语言精炼,而且对仗比较工整,也比较新颖,能给人予比较深刻的印象。
) L: L3 R- V8 T7 t5 Z
( ?7 j! U$ |3 f' N w9 j" L. u8 v3、选择好材料。典型材料的写作要做到形象生动,血肉丰满,特别应注意好材料,具体说来,一是要详细调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二是要从中选择最切合主题、最典型、新颖的材料,并深入挖掘动人细节,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 G* T" {$ s" o. k
* F f0 W/ q$ C8 J0 Z(四)结尾:实际运用中,有的写结尾,有不写结尾。一般来说,在会议上发言的事迹材料应当有个结尾,不能收束得太快,以书面文章发表的典型材料,结尾可写可不写。写结尾时,如果是第三人称,可对典型做概括性结论;如果是第一人称,则主要表明自己对今后工作的决心打算或表示谦虚的话。
* B1 R3 t( x. M1 P, O9 d+ [1 n4 n4 p2 d% [
三、注重事项。
# v) J/ L3 J) o2 B- W u
! e+ d+ @8 M7 M; r" x2 _一忌“合理想象”,虚构情节;二忌随意提高,移花接木;三忌突出先进,贬低他人;四忌大话绝话,不留余地;五忌添枝加叶,画蛇添足;六忌一好百好,有意护短。
9 b, w" |5 o! e; ^* W1 X
) O$ Y! |4 J; {) R6 @7 s四、几个重点问题:
7 {8 J! I2 \. U ^$ E
& {$ e) I& L. N# \8 \1、要精心选材。典型事迹材料是观点+例子,选材十分重要。一方面是要详尽地占有材料,要对写作对象的情况从各个方面作详尽的调查了解。因为一切事物的发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围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凡与写作对象有关联的人和事,调查了解得越具体越好,如要写一个连队党支部的事迹材料,不仅要对连队的战士干部做调查,对该连队的友邻,连队所属的营党委、共建单位的人员、官兵的亲属等都要进行了解。这样才能详尽占有资料,开阔思路,并在调查中逐步形成观点。对个人事迹材料的挖掘,不仅要了解本人的现实表现外,还要对人物成长过程、主要经历、志趣爱好等进行多方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只有充分占有材料,才能获得写作的主动权。选材还要突出一个“奇”字,也就是要有独具特色的事迹,要找到能体现事物共性的个别材料,有的人写材料之所以平淡无味,看起来有似曾相识之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写作对象的“奇”处,同是名山,黄山奇、泰山雄、庐山秀、华山险。辩证法告诉我们,共性处于个性之中。如果没有找到写作对象区别于同类事物的最主要的特点,就难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赵秀玲的事迹材料中,同样是反映武警官兵为了事业顾不上家庭的事迹,文章却没有落入俗套,而选择了一个独特的细节来反映这一点:有一年假期,在我将归队的前夜,我第一次为儿子点燃了生日蜡烛,看着儿子被烛光印红的小脸,我真想留下来陪他,但又怕儿子看出我的心思,就对他说,快许个愿吹蜡烛吧,可儿子忽然泪眼汪汪,委屈的对我说:“妈妈,我不吹灭它你是不是就可以不走,求你送我上一次学吧,要不然同学们都说我没妈妈。”那一刻我心都碎了。这个独到的细节,一下就将人的感情推上了高潮。3 d0 |; W" y6 H! \+ k1 A
* b0 k, z: P- k" o1 E1 f2、要掌握剪裁艺术。占有了材料。如何运用材料至关重要,运用材料,首先要学会点睛之笔。写典型材料,要防止“见事不见人”,也就是要写出人物的思想面貌和精神世界,这就需要画龙点睛。毛主席曾经批评说:“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的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这是很坏的方法。”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赵秀玲的事迹材料之所以感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的思想面貌和精神世界往往在关键时刻突显出来。如,在讲述她与武警官兵攻克一个个难关,在西藏建成了七个水电站的感人事迹之后,接自就有一段她内心的独白:“我认为,在西藏创业,坚强和理想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从心理和生理角度讲,任何人都不是坚强的,没有任何一种虚名,值得人们咬紧牙关去,忍受痛苦,只有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在艰难困苦面前,意志淬火,理想生辉。又如,面对难以割舍的母子深情,文章中十分自然地流露出了她的真情世界:“确切的讲,面对艰难的选择,我也有过忧虑和徘徊,但一想到长年累月默默奋战在生命禁区的建设者们,想到他们为点燃世界屋脊的万家灯火献出了青春鲜血及生命,我就觉得我的付出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作为一名当代女性,我把青春韶华般的岁月留在了西藏,生活中虽然缺少了一点华丽的色彩,但生命中却拥有了美好的回忆,我由衷的感谢党组织给我在西藏的奋斗经历,倘若没有这十年的奔波锤炼,我怎么能得到人生价值的启示,我的人生又怎么能变得如此厚重和美丽。”这样如珍珠般的语言,错落有效地镶嵌在文章里,极好地提升了文章的主题,感染了听从,整个文章读起来,就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
& Y- r/ T& X/ F4 I% f& M5 G9 y/ K
巧用材料,还要学会使用表现全面的概括性材料和表现事物本质的个别材料,这一点很重要。一些同志写作总喜欢罗列个别事例,好象多举几个例子就能凑成一篇文章。却不知道个别事例是有偶然性,并不一定能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尤其是随意罗列几个例事,是没有任何意义或起完全起相反作用的。例如:有的人写党支部班团结,就举了一例子:有一次连长的小孩生病了,指导员立即把孩子送到了卫生队。这样的例子反映的班子成员生活上相互照顾的一个小侧面,但我们并不能推断出这个班是真正地团结了,说服力不强,如果我们把表现全局的概括材料和个别材料统一起来,文章的可信度就会大大增加。同样是讲班子团结,我们再在前面加上一段:支部“一班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感情,处处讲团结,始终做到:工作相互补台,生活相互关心,错误相互指出,困难相互帮助,家庭相互照顾。有一次,……人们对于这个班子团结的形象就会更深刻一些。: X7 }" P( |0 i; e2 y3 f
. C5 j* c n0 o* |+ C
运用材料还需要掌握归纳的技巧,必要的归纳可以使认识的思路更加清晰。比如写一个连队苦练精兵的事迹,将观点归纳为“三个常抓不懈”,从而保持了“三个始终不变”,即:“上一线、打头阵”的责任意识常抓不懈,当兵打仗的战斗队思想始终不变;爱军习武的积极性常抓不懈,精益求精的高强度训练始终不变;“夺红旗、争第一”的进取意识常抓不懈,争创一流的标准始终不变。杨政委写文章也非常注重归纳,在师党委扩大会议汇报提纲中,对团队存在的每个问题都进行了归纳为几个字,如把领导机关干部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四个不够”:一是工作方法不够科学。存在“三性”:协调性不强、连续性不够,统筹性不够。二是作风不够扎实。存在“三怕”:怕深入、怕吃苦、怕较真。三是工作进取意识不够强烈,满足于“三不”:领导不批评,下级不指责,同级不说闲话。四是表率作用不突出,表现“四个不严”:遵守纪律不严,作风养成不严,廉洁自律不严,思想修养不严。从而条理清晰,使人印象深刻。0 t+ Y3 x0 Z8 w% W/ \
- f! s5 f |1 M/ R" d* M: ^% y; {2 Q3、注重实践。有道是“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写好一篇反映部队建设或专项工作的材料,就必须了解部队建设和专项工作的规律,否则写出来的材料质量就不高,比如,要写一个指导员的事迹材料,要写一个党支部的事迹材料,刚毕业的文学专业的本科生也有难度,因为没有经验。对如何当好一个指导员,抓好党支部建设的规律认识不够,感性的认识都没有,更不可能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这个实践,一个方面是进入工作,就是当一回指导员试一试,还有的就是搞调查研究,经常找指导员们聊天、座谈,同样能获得感性的经验。另外,还可在书刊、报纸、领导的讲话等方面获取经验,经常读一些经验文章,事迹材料,把文章的主人翁换成自己,在书本中实践,领导讲话、作指示,部署工作的时候仔细倾听,从中总结归纳部队建设中规律性的东西,同样也可把领导的经验为自己的经验。所以,实践,是要手勤、脚勤、脑勤,处处用心皆学习。
3 k! A$ X( H- Y' n$ j+ a
9 j. _, W# B4 o( b( S9 B& g+ _4、合理设计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也是文章的构架,设计文章结构是公文写作的一项基本功,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结构出来了就相当于一棵树有了枝干,只要添加一些素材作叶子,一棵树的形状就勾勒出来了。设计文章的结构,一是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围绕主题设计的观点,要能够为主题服务。如去年一营党委的经验材料《把干部作为经常性工作的重点对象常抓不懈》,主题是抓好干部的管理教育,而要抓好干部管理教育有什么规律呢?主要就是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教育到位,管理到位,激励措施到位等,由此就理出了文章的二级标题:统一思想认识,确保重点突出;加大教育力度确保基础牢固;坚持严抓勤管,确保行为规范;用好激励机制,确保最佳效应。二是要体现典型所具有的特性。规律性的东西,每一个单位都有,主要是哪个单位落实的力度大小问题。而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还有别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的特性。设计结构就要把他反映出来,如,去年团党委的经验材料《依靠经常性工作夯实基础,努力加强部队全面建设》,首先,根据我团由后进到先进,正是由于下大力抓了经常性工作的特点,理出二级标题:“统一认识,确立经常性工作的重要地位不动摇”,进而确定三级标题:无论环境多么复杂,始终抓住经常性工作不放松;无论工作任务多繁重,始终抓住经常性工作不放松;无论部队建设形势如何变化,始终抓住经常性工作不放松。其次,根据我团抓经常性工作善于把握规律,突出重点,抓出实效的特点,理出二级标题:把握重点,在狠抓经常性工作的关键环节上求实效;理出三级标题:紧紧抓住落实制度这个根本;紧紧抓住干部队伍这个关键;紧紧抓住内部关系这个突破口;第三,根据我团坚持从严治警的方针,理出二级标题:加强专项治理,固强薄弱环节求发展。进而理出三级标题:狠纠“三外”(不假外出,对外乱交往,参与外界经济纠纷是我团以信经常性管理工作连连出现漏洞的主要原因);横扫“三气”(惰、油、骄是我团官兵当时精神状态差的主要体现);力治“三差”(环境差、卫生差、伙食差是我团当时环境条件的写照),这些枝干结构,都是紧扣我团特点深入思考的结果,写出来就显得特色鲜明。三是要注意挖掘时代精神。总结一个单位,一个人的经验和事迹,首先要在开掘其典型意义上下功夫,一般来说,越是能够集中反映时代精神,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典型,其指导意义就越强,在设计文章结构时,应该把握好这一点。如,广州军区文化站的经验材料《用先进文化服务基层》,他们的二级标题分别是:确立用先进文化服务基层的意识;提升与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素质;创新用先进文化服务基层的手段;拓展用先进文化服务基层的领域。其内容也还是提高服务意识,增强素质,创新手段,拓宽渠道,但由于找准了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合点,就使文章从立意到结构都得到了升华。
j- {/ Y2 v. b
" z7 M( ]: ?5 O#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