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主体即公文写作者,是指公文的撰拟制作者,特别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秘书人员。公文写作主体的素质培养在公文写作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公文写作者的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公文撰拟制作的质量和公文效用的发挥,同时还影响机关办事效率的高低。众所周知,公文写作者属于公文写作主体论范畴。就公文写作的研究情况看,到目前为止,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公文写作的总体论、文种论及公文写作方式等方面。而在公文写作的主体论方面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研究可以说基本上还没有开展。因此,本文试图从公文写作的实际出发,对公文写作主体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做些初步论述,意在抛转引玉,引起共同探讨。& x# X- C0 G+ a7 Z, A; V
% r/ G$ R1 V" x, z) _7 g! \一、公文写作主体素质的内涵及要素构成
; u& _- w2 Q$ |& l% B$ B$ \, h4 P$ Y" `% v1 T$ B: E% U) G
公文写作主体的素质是指公文写作者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先天特质和后天涵养两个方面。其主要特点是:奉命而作,要直接代表机关说话,为机关指导工作服务,必须体现机关和机关领导的意图;贵在实用,公文写作必须情况要真实,观点要实在;同时,公文有其特定的格式标准和写作程序,这就要求体式要规范,此外,公文写作语言要准确、简明、平实。这些特性决定了公文写作的主体必须具备生理、政治、科技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的素养。这里主要探讨一下构成公文写作者素质的主要要素:生理心理、政治思想理论及文化知识。4 p( C) c" [5 j% i
3 Q- c# L4 M/ k9 S(一)公文写作者的生理心理素质
1 s3 p% k2 B' \/ c: L' Z+ j# y: S. m
公文写作者生理心理素质是指写作者进行写作所具备的独特、稳定的心理生理品质,就写作者而言,主要包括个人的天赋、气质、性格、兴趣等要素。& j' Z" B) K E3 L5 e# ~
" \ R& Q+ e. S+ Y4 ^4 [1.天赋。我们所说的天赋,首先是指一个人神经系统的正常,无缺陷。正常的先天生理条件对一个公文写作者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他后天个人独特心理品质的根基。不承认公文写作者天赋对写作的影响是不符合公文写作实际的,也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刘勰曾说:“才由天资”、“功以学成”,(《公文雕龙,体性》)讲的就是天赋与后天增减的关系。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后天的训练无疑是对天赋的成全、补充、完善与合理发展。只有既承认天赋的存在又同时承认后天的培养才是我们应当树立的辨证观点。' ?; `( H/ C! J* G5 U
* ]! h5 y) ~7 |- a
2.气质。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为方式中的表现,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人的气质很早就为心家们所注意与研究。而与公文写作密切相关则是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纯粹属于人类的类型”的气质划分。他将气质分为思维型、型和中间型三种。思维型的作者适合在逻辑思维的天地里开创他的天地。而艺术型的作者似乎更适合在形象思维的境界里发挥作用。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写作者则属于中间型。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和谐统一,使得中间型作者可以发挥其兼有之优势,融说明、议论和描写、叙述及抒情于一体,成为写作上的“两栖”人才。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者的写作或创作的观点、过程、语言乃至风格。公文写作作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写作活动,要求公文写作者不仅要具有艺术型的气质,以增强公文表达的形象性,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思维型和中间型的气质。
! \; L, v; ]5 R) T# R E1 z/ o+ q. C# u0 k
3.性格。公文写作者的性格主要表现在他对外物的感知、认识、推理、判断及感情意志等心理活动中,对公文写作过程中题材处理、主题提炼、文种驾驭、语言表达及个性风格的形成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8 F9 w6 D( O) U! ?; z3 h3 a5 i& }2 v- h: V. H- X2 O
4.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公文写作是种复杂而艰苦的精神劳动,如果没有对公文写作的强烈兴趣,是很难写出佳篇力作来的。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公文写作者的个人兴趣对他写作过程中的材料选择与主题提炼、内容的倾向性和生动性及风格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公文写作者应当具有广泛、持久、深刻、健康的兴趣,才有可能写出好的公文作品来。* _( G5 Z' r" y
8 R9 ?7 Y7 ]) Y: }' A
(二)公文写作者的政治素质; X9 M" d, k" D5 @9 x
4 v9 b" k" o( u4 G* \5 C' `/ T
政治素质是指人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品质,是反映人的社会聚合力状况的素质,包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责任感、义务感等内容,良好的政治素质无疑是对公文写作者的一个基本要求。首先,道德观念是人的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公文写作者从事公文写作时总会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判生活、人物,衡量是非曲直。作者的立场和信仰决定着公文本身的政治倾向与阶段爱憎,作者的觉悟与人生观、生活态度则直接作用于写作者对问题情况认识评价的正确和深刻程度。可以这样说,优良的思想品质是公文写作者正确地感知、体验、理解和判断分析现实生活的基础。/ z( w5 R( J- H$ m
$ R# _. ?" _7 g6 j(三)公文写作者的文化知识素质4 q' X+ n' F: b# e
* Y9 F3 k7 v: V0 ~' i; i人的文化素质,主要是指人在知识、智能方面的素质是后天学习和培养的结果。虽然一个公文写作者的文化素质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理论知识、公文写作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比一般人更广泛的文化知识。如市场知识、学、地理学、心理学知识及种种方面的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等等。公文写作者良好的文化素质能扩大公文作品所蕴含的信息量,提高公文反映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 g M6 J) \. j& r) I8 w8 V9 j# e0 F2 a' J7 W. k7 f4 P
二、培养公文写作主体素质的具体途径
% h6 F2 X! ~7 A
: z4 k% f/ f0 Y" F7 E& r培养公文写作主体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列工程,其具体途径主要有:) o( v: |6 q' s. E& c1 Z* a
( @6 N( |7 t1 N
(一)参加社会实践6 e8 Y; J$ @ |9 f
, h$ M- r3 Y, e) o1 G
“众所周知,社会实践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的目的和归宿。公文写作者素质的培养同样离不开社会实践。公文写作者的素质培养只有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才能够充分发挥公文这种作为社会管理工具的效用。人民的革命斗争,社会的现实生活首先把我‘塑造’成了这么一个人,然后,我才有可能把我被塑造过程中众多的感受和材料提炼、概括、改造升华成为文学作品。”雁翼的经验说明了社会实践与创作的关系,虽然不是直接针对公文写作而言,但对公文写作还是有一般性的借鉴作用,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公文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作。从另一方面来说,公文写作者对社会实践生活感受有深有浅,感受能力有高低之别,公文写作是以求真为目标的,要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和问题。总而言之,公文写作者只有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达到公文写作求真求实的目的,除此则别无他途。
0 Q! H8 I" ^1 m {5 j Y/ [% w& O7 c' Q- A7 C1 o/ g& n9 s
(二)加强知识积累% I* Z/ c% r" c1 \4 s$ g+ _
2 ?- f7 }! w3 \! |& x公文写作者素质的培养,除了深入社会生活,坚持社会实践外,还应注重学习,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面,不断积累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 m! \( C+ u9 b* V
/ c( y* ~0 o# T) \4 j! }, F首先要精读公文名篇特别是经典著作,重点是用心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通过对这些著作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公文写作的感受能力,从中学习公文写作方法、体式规范、结构的安排及各种手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学会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
7 ?& H6 o# `2 z% k
5 K" c& u0 |8 L8 S- h" h6 W$ M其次,精读经典名著还要同广泛阅读结合起来。阅读范围越广,则愈能得到多方面的启迪。通过广泛阅读,我们就能比较判断写作者把握社会事物情况的能力,领略其感受高低。同时,通过反复阅读、鉴赏活动,能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使感官对物的刺激更具敏感性,能尽快地触发感受,刺激情感的宣泄。可见,广泛阅读对提高公文写作者的深厚的写作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公文写作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1 c6 L9 b" d- U+ ^0 ~) q$ B9 E, J; e
2 H3 Z' C# j3 n$ u9 z# F3 U(三)注重自我修养
& A0 M7 g9 {0 w6 }# b8 Y" h3 T% O& z5 |; @% i; x l
修养是指一定的知识或水平,是经过长时期磨练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如果论公文写作者的素质,则作为潜在的先天能力对公文写作主体的素质培养更多的是间接性的影响,那么修养作为后天获得的一种水平标识,它对公文写作主体的素质培养则较多的是直接影响,尤其是作者的理论、知识等修养对公文写作主体素质培养的影响最多。
' |* P$ C( ]$ \3 }+ X" D) e! m" q0 V1 w. @
1.理论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