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08年美国大选时,非洲裔民主党人、联邦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凭借“改变(CHANGE)” 一词,四处演说,赢得了美国民众的信任和支持,顺利登上美国总统宝座。这是改变的威力。当今是一个巨变的时代。易经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无论如何,世界在前行,事物在发展,人类要进步,改变是肯定的。改变的关键是,必须面对是什么、为了啥、到何方、如何做。这是社会、国家、团队、个人,都必须思考的大命题。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改变的人。 l# f4 n4 @8 ^9 M, a: D/ o
0 [1 M+ i- _3 o
改变,社会的强音; K) T3 O, P) t. l. c2 N
1 N* X# z/ ]# ]
历史的马头琴,铮铮然飘出一串跳动的音符,凝聚成一股细流,涓涓淌过我们的双眸。“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面对一江春水,三闾大夫屈原回望身后满是浑浊的世界,仰天长叹,坚守一片净土,让这绝唱在千古历史中得到共鸣。这流水,淌过了多少朝代,见证了多少往事,让历史在一切往事中演绎演出一个硬道理:世界前行一步,都是改变推进一步。
" [5 @8 D: d @# K0 D, J5 R$ L+ T' i" b! U
改变,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着,都处在产生和消灭的过程中,静止不变、僵死不动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类社会,同样是千变万化的。在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解体转入阶级社会以后,又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现在已有一些国家发展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将来还要向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 X6 ~5 P& G) H. L8 i/ s- T
2 k( x/ B) z. y! U, ~ 人类社会在某一历史条件下发展到某种状态是必然的。从内容来讲,历史必然性其实就是人之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发展中的表现,是主体与客体、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全体成员精神素质作用于社会基础条件而外化为实践的产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人类的意志和实践等对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决定人之意志和实践的因素大体有三个:社会物质条件、社会结构条件和国际环境。0 ?9 G! `' \$ {' S( N
6 C0 r2 d3 I2 @4 @/ N2 G3 S
当社会向前发展的时候,每个人都该通过判断而向前走去。一般而言,社会上有三种人:一是引领时代的人,这是少数精英人士;二是紧跟时代的人,这是大多数民众;三是拉时代倒车的人,这同样是少数分子。每个人都应该找出自己的活法,都有一个目标,有更多的声音,更多的生活方式。长者说,少年多轻狂。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在前进、在适应、在改变。这也正是这个社会前进的动力源泉。改变,正是社会变化的必然要求。7 m3 J+ u0 E/ q! t0 I
, c' T2 \; k4 O% x! u8 i 世界的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就像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一样。不管是捧读着《易经》,还是传诵着《道德经》,不管是唱着“春天的故事”,还是吟着“老鼠爱大米”,我们都走进了日新月异、万千气象的新时代。新时代海一般的机会、精彩、创造,向人们挥舞着手臂。在社会前进的铿锵步伐中,切换模式、改变规则,以己之变应万事之变,乃是必然的。. b2 N# I& Z' y) w' w3 b" F8 |9 ]
q- g0 P4 I+ Y3 f9 |
没有改变,世界就没有发展。每个人都是因改变而形成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过,切记,世界不会为一个人而改变,环境也不会主动去适应个人。因而,我们只能去改变,进而取得成功。唯有改变,方可以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历久弥香的琼浆;唯有改变,方可以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梦想,编织绚丽辉煌的彩虹;唯有改变,方可以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力,筑起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 _2 P# } I1 n1 J
0 \8 z5 }3 q& f1 B! f9 b0 t
无论承认与否,面对当今社会新的潮流涌来,时尚、流行的玩意儿一股脑地倾泻下来,怎么办?只能义无反顾往前冲。金庸武侠名著《笑傲江湖》里主人公令狐冲说过:这个世界都在改变,我们没有办法,只好改变自己。于是,令狐冲自己也实现了从“雄霸江湖”到“笑傲江湖”的改变。改变,使自己在社会的品德更高尚;改变,使自己在社会的情操更趋美”;改变,使自己在社会的成就更出色。
* I8 t$ \1 O( d6 j( [* _) X' `5 U6 Z D& W9 k! |+ O
我们栖居在一片天空下,也许是青城墙下散落的明黄的向日葵,既然不能选择故土,就只能让自己在微弱的阳光下燃出一片灿烂;也许是遗失在山谷里的花籽,既然不能长在肥沃的花圃,就只能让自己在寂寞中绽放一片野百合的春天;也许……& }: \: {& v ], V% D" A9 {3 ]
3 d5 G- ~+ X# l; G/ p
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与社会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既要与他人打交道,又要与社会打交道,既要维护社会的秩序性,也要适应社会的变化性,是逃不脱的。
- W& p3 x) c5 F
, P0 P! K5 s$ o4 u$ \$ ` 改变,人生的主题
% d1 O& V* V9 ?' Y& B: N4 n8 J# L2 s/ O) n* i: |8 m, `0 X+ B, Y
伴随着《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畅销,“奶酪的故事”,已经深入人心。看过的人都知道书中反映的道理是:世界在变化,每个人也是在不断变化。1 t. O0 L6 ^! r, L) ~% ^- y
. F0 _( N- S* y z) V0 \" q
就一个人来说,从呱呱坠地之日起,就处在不断变化中,自然的变化,年岁的增长,由稚气天真的童年到风华正茂的少年,再由血气方刚的青年到年富力强的中年,最后进到老态龙钟的晚年,直至生命的结束。5 A4 {, C) T! b- _# |( b/ J
2 W$ X ]$ w* ` v. W2 ]. ~2 _5 H7 n, K2 Y+ S, R
人的变化,不仅有从婴儿到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至死亡这种肉眼看得见的变化,而且还有人们的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在体内时刻都在发生的变化。人体科学表明,人体内每时每刻都有旧细胞在死亡,新细胞在产生。这是人的生理的改变。同样是自然的改变。% V7 o$ c6 y* v2 ?( G4 n
& L! O x! \1 e6 z* g; } 人还有思想上的变化和发展。有位哲学家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由于思想积极,努力进取,从普通人一跃成为著名的英雄模范人物;有的人则由于放松思想改造,从昔日的英雄变为今日的囚犯;还有的人从失足、堕落走向新生,重新做人。这种改变,是最具神彩神韵的。因为,这是打破寻常、破旧立新的创造,是超越自我、超越常规的导引,是奇思妙想、智慧能量的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