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题:
1 ?- ^: n2 L. X+ [4 g, a' z1 K5 a" F( I) t4 o, `
为什么公文领导签字后还要加盖印章?2 I4 [9 O$ y3 J; u; j! `3 L
5 @) q1 V! [2 z" P2 \+ x
老秘观点:
! A- h4 S' X" W) ]- }2 g# c$ ]0 P: B" G4 J+ s# W' W P
签字也称签名、押字、“画押”及用印等。唐以前,人们在契约、文书上只是押字,而不签名,押字者,顾名思义就是在别人代写的字上押上自己的指印。签名用印始于五代时期的后周。后周太祖郭威广顺二年(公元952年),平章(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李谷因生臂病辞位无法用手签名,皇帝便诏令刻印名以代之。因当时做高官的蒙古色目人多不识字,因此就按惯例以象牙或珍稀木品刻印以代之。此后用印即成风尚。签名“画押”,史上的皇帝、高官或现代的领导人还有“圈阅”一说或称习惯,其典故始于宋朝的王安石。王安石任宰相时,常常在文书上押“石”字,由于他要签署的文书实在是太多了,而他的性子又很急,因此在写“石”字时,往往写完一横一撇后就在下面圈个“O”字代替“口”字。后来,人们也就学他的样子,不管自己的名字中有没有“口”字,均以画个“O”字了事。久而久之,画圈的习惯就这样流传下来了。今天,许多领导或负责人审阅文件后,往往在自己的名字处画圈,表示已经看过或是同意,这便是圈阅的来历。3 D% l! V' @0 f,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