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争当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必须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精神,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提升能力素质,切实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P) ]9 O1 h3 J7 k1 Z3 [" y& [
9 T0 Y0 p* `3 M. P G* P
第一,心态决定一切。一方面,要心气平和,清心寡欲。功利心太重,往往容易患得患失,要想把事情做好,很难。要有平和的心境,甘于寂寞,把名利看淡一点。这应该不是什么大道理,静下来想一想可以搞明白。当前,我们面临四个深刻变化,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客观上容易浮躁,尤其需要有定力。好心态成就好人生,不同的处境不同的活法,不要心浮气躁,不要盲目攀比。另一方面,要有责任心,更要有事业心。责任心和事业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尽责任是本然,讲得直白一点,自己的本职,该做的不做,还自以为潇洒,自以为占了便宜,其实是对同事的不厚道。因为,事情总要人去做,原本是我做的,我不做或做不好,就必然要转嫁给其他同事。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集中反映了干部干事创业的价值取向。受大环境影响,有的同志工作没有激情。很多人离退休都还早得很,这样下去,剩下的日子怎么熬?实际上,没有事业心,事情办不好,即便要混下去也不一定容易。从趋势上看,今后对公务员的管理一定会越来越严。关于心态问题,我还主张,要学会与人和谐共事,毕竟大家是在同一个团队中工作。为此,做事要聪明一点,但做人不要太聪明。
" ~, g! c$ z& n! T8 K# j8 l f/ {* V& V* k; ^ `% ?$ W4 s
第二,方法至关重要。只要方法对头,用心用脑用力,任何工作都是可以做好的。所谓“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不会办事的人”,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 d' q% D2 x* s: B4 S0 B. U- l! m9 |4 o2 ?7 Q3 @
一是要懂得运用电脑和互联网。干工作,一定要提高与时俱进的能力。当前核心的问题就是会运用电脑和互联网。现在不少干部,其实还等于电脑盲,只会一点小青年式的用电脑玩玩游戏。电脑和互联网可以对我们的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比如了解外地好的做法,开阔眼界,要运用好。' q! X* {7 ]/ o5 S
8 P0 O. \- @' B/ Q" l3 s7 n
二是要切实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公文是机关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对党政机关干部来说,撰写和使用公文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文字表达能力是一项基本素质。在机关,上传下达,推进工作,都离不开文字。文字基本功不过关,很多工作不好开展,效果也难尽人意。) F& ` [% O% G- g
: O Z/ O3 Z# h! j2 R/ G9 b9 } 三是要注重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我们一筹莫展时,下去调查,了解问题所在,听取群众意见,就会出思路。同时,一项工作开展后,成效怎么样,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有所了解。
% ^8 M& b/ F6 C( ?( ^: a
2 S! P% R2 C$ S( P% O 四是要善于抓纲带目,繁杂问题简明化。做工作要“张弛有道”,弛是为了张。工作要有节奏,不要弄得整天跑上跑下。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弦绷得太紧是做不好工作的。为此,就要注重抓要点。做任何工作,都要有头绪,如果是不得要领,自己都会搞得晕头转向。做事要善于确定阶段性重点,每项工作怎么抓,思路要清,举措要顺。
3 C8 X, o$ u) Z4 M3 w. y) X
, B w# L6 N1 f7 l 五是要学会旁通。一个人能够干好某个岗位,往往也能做好其他的事,道理就在于许多事情都有相通性。如果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行事方式、工作作风,很多事情都能干好。要注意“触类旁通”,于不同事情之间的相似点中寻找结合点0 @) x0 |. q, B$ J- R
' y3 Z+ v% n7 K6 b& [" l
六是要善于提炼总结,尤其是要注重把好的做法形成为预案,或者说工作模式、工作机制。很多工作都有一个程式,比如在维稳工作中派工作组。最近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乌鲁木齐即抽调厅级领导组成工作组,参与基层稳定工作,可见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思路。再说拆迁工作,我概括为十六字:“宣传开路、斩首震慑、强势拆除、稳控殿后”。工作中要注重总结,通过总结定规矩。有规矩,事情办起来就会有条理,就会顺畅一些。在工作中,多想想,怎么样用科学的体制机制来推进工作。规矩有了,还要了解、要执行好,这就要强化规矩意识,尤其是执行规矩的意识。
" V" V/ O( B* `2 [+ R
: H0 Z! Q& a( i, M# E% d, N( n 第三,务实创造业绩。求真务实不是大话套话。搭花架子、搞形式主义,对工作没有任何好处,特别是在这个信息极度公开的时代。求真务实,不是完全否定形式。必要的形式还是要的。毕竟,任何内容都需要一定的形式作载体,但过于注重形式,就会导致形式主义。; _& W6 U: ?- J/ F) e! M5 b* z
: R( g* t8 F! Y0 a3 u 第四,读书美化人生。习近平副主席在今年5月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以《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题,作了重要讲话。这一段时间以来,中央各大主流媒体都在谈读书问题。中央把读书问题摆在如此突出的位置,可见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的理解,读书一是求知,提升工作水平,毕竟间接经验非常重要。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是吃老本,如果光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是适应不了工作要求的。通过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拓展我们的思路。二是养心,所谓“腹有读书气自华”,读书确实可以让人充实。据我观察,所有有作为的人,都非常注重读书。要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培养高尚的情操,增强工作的本领。当然,如习近平副主席所说,要善于读书,读书不活,食而不化,犯本本主义,也容易成书呆子。如今的干部普遍接受了较高的学校教育,基本上都算得上是“知识分子”,我以为,有一点书生气无妨,书生意气则要不得。书生意气,实质上就是死读书的结果,是书呆子的特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