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公文的主题,就是公文中全部材料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统一。在公文中,主题是非常重要的。评价一篇公文的质量,首先就必须得从内容上分析,看它观点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揭露问题是否深刻。因此,公文中,主题起着统帅的作用,是公文的灵魂。公文主题的提炼,就是人们遵循认识规律对事物进行反复的分析研究、扩展和深化认识,在若干不同的结论中找出最正确、深刻、鲜明的认识作为主题。但公文主题的提炼与其他文章主题的提炼不同。它更强调“意在笔先”。虽然公文主题的形成与其他文体的主题的形成是一样的,都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都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但是公文的主题并不像其他文体的主题那样自由、灵活,它不完全而且大多不是作者的有感而发。它的客体意识,常常受到领导思想的制约,或受到行文规则制约。这样,公文的作者常常是根据事先拟定的主题即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而组织材料。而且它形成主题的时间很短,其制作通常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 p! l [: D1 ]7 i V; c8 J+ p
+ I0 o3 w4 q( j; k+ A0 R
一、公文主题的特点
( l! }! d2 U3 ?$ J8 F! F, N 公文的主题既不同于文学作品的主题,也有别于一般性文章的主题,有着自己的特点。
1 G: p' E2 D0 _9 ~, W5 S0 o+ B5 N+ h; R3 x/ _" R% M2 y$ }. i5 w
1.政策性。公文主题有极强的政策性,一旦发出,就必须遵照执行。这是由公文的特点决定的。在此不予多说,大家都明白。
. W+ R/ ^. ]1 V7 X/ y! a
) d2 {$ n* w( z) W3 `) r
" ^5 ~4 Q5 I1 O: T; e, d1 G L' b0 ? 2.直白性。就是把公文的政治意图和业务目的,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并直接而明白地在文面适当位置上表述出来。它往往直陈文中,显露与外,开篇就把主题直接、扼要、明确地揭示出来,使阅文者开篇就了解该文所要表达的基本观点、行文目的,第一眼就捕捉到了主题,并且还要求只言片语就显出主题,使主题单纯、集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法规文件的第一条,决定、决议、通知、请示的开头部分,通报、简报的结尾部分等,一般都用来表达该公文的主题。 + p6 Y4 u% F5 j; w
7 c6 p; N6 B1 E/ q7 ]7 g
! ]* }' n* ]0 B 3.时代性。公文的主题必须和现实紧密相连,同群众的迫切要求紧密相连。公文不论是要制定方针、政策,还是要安排工作、反映情况和问题,都必须针对当前人们所普遍关心的问题或急待解决的方面等现实问题而制发,因此打上了很深的时代的烙印。例如,同是党的生日的“七一”讲话稿,1999年将跨世纪的,2001年建党80周年的,2006年进入“十一五”发展新时期几篇文章,无论在内容的重点、侧面、情感、语言还是背景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 , I7 Y3 p% F6 H) Y# v: T c
8 f( O% y6 G8 g8 f
4.主题先行。前文已有述及,这里不再多讲。 ; V/ F8 j& k2 t9 u& P
二、公文主题的要求 5 `/ E7 s: O# J: Q5 I
公文的主题要求必须正确、鲜明、集中和深刻。
$ c9 K9 Q' i. ?
3 \ |) t" H! }. j- B& g a+ Q" c5 n 1.正确。所谓主题正确,这是对公文的最基本的要求。它是指主题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规定。首先是观点要正确,尤其是基本观点正确。只有基本观点正确了,从属观点才可能正确。例如,在公司加快发展的进程中,一部分企业出现了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增长,拼设备、拼资源的短期行为。一篇报告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无疑是正确的。但要把企业短期行为根源于追求经济增长来写报告,这个基本观点就错了。主题的正确还要求公文所提出的主张和意见要能如实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主题体现于文中的各个观点中,这些观点正确与否都会影响到公文主题的正确性。
$ ?3 _: N1 P' c; B/ j5 c
4 K4 _6 i+ j4 c0 d% s0 h: Z
7 k2 X) R* w y# @! z+ A7 ~ 2.鲜明。鲜明是指主题要清楚明白,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一读即懂。不能吞吞吐吐,让人无所适从。例如写一篇请示,就要把请示的事项写明白,上级才好作答。此外,鲜明还在于明确指出具体做法,让人明白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公文作者要在写作中“开原明文”,或用标题点明,使主题一目了然。
" P0 {% y6 c' E# n7 c5 N) [) U
2 |9 S4 _6 \& L; @6 T) X1 c$ z6 z: K4 ]$ C) b0 {
3.集中。集中是指一篇公文只能表达一个主要意图或一个基本观点。不论何种文体,不论文章有多长,都只能表达一个主题。除综合报告、工作总结外,多数公文要一文一事,一篇一事,一个主旨贯穿全篇。
) t1 G" {$ V5 ^- x' [0 x3 L9 X$ [/ [0 }5 w
) t2 Y. |0 ?0 \: y6 O$ R) u 4.深刻。深刻就是指主题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公文主题的深浅高低,直接关系着能否办好企业的公务,也关系着企业的利益。公文主题要基于事实,高于事实,通过精当的分析,讲出新的道理。主题还要求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有新意,有特色。
8 ]# l: Z. j9 y; @7 V
; E* t4 ~4 K# @! D$ Y' Z% ]4 h. ~: Z3 B H2 A) F
另外,主题深刻也要注意公文不同文种的特点。如工作安排着重在于把工作思路讲清楚,要求解决哪些问题,采用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重点抓哪些环节等。应抓住不同文种的着重点,认真下一番功夫,就能使主旨深化。
Q8 ]( |9 H; \1 c' ]
8 ^+ [: C# f$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