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把党政信息分为动态型信息、经验型信息、问题型信息和建议型信息四类。如按照“箭”“靶”原则,可将党政信息进行重新归类,并可根据“箭”与“靶”的关系从另一角度理解短篇信息编写要领。) g Y$ @+ m# r. N
从信息的标题、内容及其结构分析,把信息中做法、措施、对策等成因性素材比作“箭”,有几点、几方面就当作几支“箭”,而其所指向的现况、目标、成效等结果性素材即为“靶”,同样有几点、几方面也当作几面“靶”;“箭”是出发地、是过程,“靶”是目的地、是结果;“箭”与“靶”是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是做法与成效的关系。如“XX县创新四大机制促进农业发展”,这条信息的“四大机制”就是四支“箭”,“促进农业发展”是“箭”所指向的“靶”。按照上述定义,可将短篇信息分为三类。' \/ b) h, G% v, R7 Y2 ]
/ u. \' u3 I& n3 b; S/ @
有“箭”有“靶”信息。也叫因果结构完整型信息。如“XX市采取三项措施推进成长型企业快速发展”,成长型企业能够或将快速发展,是因为采取了三项措施。这类信息根据“箭”和“靶”的多少可再细分为四类:①一“箭”一“靶”。如“XX市斥资3亿元兴建XX大学城”;②一“箭”多“靶”。如“XX县开展支农助农活动农村出现三个增温”;③多“箭”一“靶”。如“XX县实施三大先行工程力争全县路网整体提速”;④多 “箭”多“靶”。如“我老秘网市采取措施解决选派干部不驻、不强、不联问题”。
- Z. s# h2 k# ]1 c
" d, m% c- w4 q# K7 I+ Z) M 有“箭”无“靶”信息。也叫有因无果型信息。这类信息只对措施、做法、思路、策略等“箭”进行直观表述,不应或无须对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功效等“靶”过早进行评判。如“XX市严把招商引资项目统计数字关”、“省委政法委研究建立严打四项经常性工作机制”两条信息只关注做法,至于有何成效?会是怎样的结果?不是该类信息所要反映的内容。
7 A2 z5 y3 R ~- q& ~; k4 [8 _1 V7 J. t* G3 T1 X6 U$ s6 O1 P5 h4 x& j$ ^% L
无“箭”有“靶”信息。也叫无因有果型信息。这类信息只着眼事物的现状即“靶”的表述,对其用什么“箭”、如何导致这个结果不关心。如“我省省级百家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XX市农资市场整顿情况”两条信息只关注结果、现况,至于达到这个结果是因为采取什么措施、做法是什么?该类信息无须进行反映。
( t. U7 k, E' Y8 U( [. t5 e* N5 w! g
1 x1 T" H% L( x1 C1 z 有“箭”有“靶”信息多为经验型信息,着重反映本地本部门某一方面、某项工作最新的、切实可行的、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重要推广、借鉴价值的典型经验,对领导有提示指导作用,是党政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地方党政信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反映局部的、地方性信息大多采取这种方式。有“箭”无“靶”信息和无“箭”有“靶”信息多为动态型信息,着重反映某一事物的发生、发展、终结及其规律、特征、效应,为领导提供“第一需求”,在中央和省(市)级党政信息中占较大比重,反映大范围的、全局性的信息大多采取这种方式。建议型信息也属有“箭”有“靶”信息,问题型信息中只讲问题的是“箭”有“靶”信息,有问题有对策的是有“箭”有“靶”信息。按“箭”“靶”划分的三类信息在各级党政信息中所占的比重不同,以及反映大范围、全局性的信息与反映局部的、地方性基层信息采用方式的有别,正体现“高层抓宏观调控,基层抓具体落实”的分工对信息需求的差异,即“宏观调控”更关注动态型信息,“具体落实”更关注经验型信息,也体现信息表达方式及服务功能必须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这正是我们在编写、报送信息时应该注意把握的关键点,必需有针对性地加以区别对待。
2 z" p( |. Q! o9 x4 P) F+ _* O; F4 n, b1 ] I6 V* L8 N# L
三种类型信息在采编、处理上各有不同,要有所侧重,因类施力。有“箭”有“靶”信息更注重对信息素材的分析、归纳、整理、综合、提炼,要科学合理地考虑“箭”与“靶”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 y% `9 f2 o1 G5 F7 D0 r2 I$ \
7 G8 j3 T; ^/ R5 e2 \6 l; \- W3 q- i& s: M1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