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期动情的半月谈,因为有站长故事。这是一期功利的半月谈,因为有培训广告。 + a) r9 E t' Z& Q
2 s4 P% Q% u: R g7 R# [- |6 m5 r
; K, p: H1 z' G8 P: }& o, o
" b9 E! C" |- s- c+ ^ P 一、站长故事
) ]& X+ L# u0 u6 b7 E/ X. |! x, t& L2 {8 B9 }, ~9 X2 f
4 X9 G6 B' ]% `. _0 B8 C0 D& H5 ?: l
* F9 N! p7 Y6 M/ t1 s& _/ N! J 受廖同学几行短诗《回来吧》的诱惑,7月下旬的一个周末老猫怀揣几分小激动,回母校参加了高中毕业20年聚会。校园变化太大,当年的毓秀园拆了围墙,文昌阁下新栽了数棵小树,枝上挂着xx届毕业生聚会留念的标识牌,不知此次聚会之后是否又会新栽一棵?
那时,我的内心是纠结的
在次日晚的“散伙饭”上,大家继续交流着有关票子、房子、车子、孩子、日子等话题,老猫酒过三巡,发了句牢骚:我仍然是个写稿子的苦逼,哪知老班长听后立即嘱我写篇短文纪念此次聚会。正如那位跟我差点同名的大哥所言:“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因为传说有钱的最恨有人找他借钱,写稿的最怕有人向他约稿。但人有时也会“犯贱”,回家坐在电脑前,真打下一行标题“一中,我们回来了”。然后,就卡壳在那里,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晚上躺在床上,半睡半醒间突然找到了症结所在,我们96届350多位同学,此番20年再聚首,大家心情各异,我代表不了本届同学,也走不进大家的内心世界,当然难以描述共同的感受。所以,我还是老老实实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胡思乱想为好。
那时,我的内心是感慨的
岁月真是把杀猪刀。小个的同学被无限拔高了,清瘦的男生有些发福了,帅气的老师或聪明“绝顶”或开始“换牙”了。此时认人一靠记性,二靠眼力,三靠技巧,好多同学一时叫不上名字,即便是当年曾经很铁的兄弟,也只好自报家门,等着对方“等价交换”,然后才恍然大悟。正如语文老师引用的唐代李益的诗句: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班级集会上,同学们挨个自我介绍、回忆往昔、分享近况。老师们惊喜地发现,无论是当年举手发言的大户,还是说话脸红的小子,都能侃侃而谈,不时来两句妙语。比如某同学对历史老师说,当年他的历史成绩最差,但他始终记住并坚决践行老师那句名言“老婆要找晋江女”,为此,他做成一笔投资回报率200%的大生意。此语一出,满堂欢笑。看来,经过社会这所大学校的磨练,大家都学会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取精用宏、寓学于做了。
那时,我的内心是自信的
付出终有回报。当年晚自习教室熄灯后点蜡烛“进补”,回宿舍又打手电“加餐”的几位理科男,终于修成了正果,或成企业老总,或成生物医药专家,或成某领域的精英。很庆幸当年我这个文科生被遗忘在理科宿舍,所以一不小心以本二的成绩进了211大学。20年后发现,原来我在国家部委也是有人的,他还请我吃饭。突然感觉“计划中的那一千人”也不是神,他也敬我酒了。尽管当不成老师,却有幸和某学院党委书记卧谈两个晚上。虽然从未踏出国门,这次却一下子碰到了一群“海龟”。卸下面具,拆掉伪装,我们还是当年的同窗,可以开怀大笑,可以把酒言欢。有人说,和什么样人在一起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此刻我信心爆棚,因为我20年前就和一群优秀的人物在一起。年段长说,96、98届是他的骄傲。有人说,98届更牛,个人认为很好啊,因为那届的学霸是我班主任的女儿,也是跟我“有关系”的嘛!当然,我更乐见一中的学弟学妹们一届比一届牛,因为都是俺的校友啊。
那时,我的内心又是惶恐的
不怕不识人,就怕人比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年屈指可数的女生居然都变成了闭月羞花的女神,更惊诧的是女神还兼女汉子,摆好姿势欢迎当年有想法的同学和她补拍“初恋照”。看着10多位同学排队留影,我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放弃。老天作证,俺也是有想法的啊!某金融新秀在主会场畅谈投资理财秘籍,我又受打击了,堂堂投资经济本科生,印象中还年年拿奖学金,可悲的是现在股票深深套牢了。某同学分享育儿经,认为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我不由得心生惭愧,不知不觉孩子已经十岁,而我只记得手机、电脑换了一部又一部。年近不惑,家庭事业渐入佳境,有时需要有人猛击一掌,才会认清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送来的“清醒剂”。
其实,那时我的内心应该和大家一样是五味杂陈的,远非这几句苍白的文字所能表达。当年的“金牌主持”此次未归,她的闺蜜闪亮登场,动情处眼含热泪,难道她还挂牵着谁?在此,要特别感谢本次活动组委会的精心安排和无私付出,有品质的分享会、有创意的航拍照、有激情的班组歌、有趣味的乡村游,所有的一切都深深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各位同学,来日方长,请多珍重。相信毕业30年再相聚,同学必定更精神,老师必定更睿智,母校必定更温暖!这次聚会留下遗憾的那些同学,下次请务必回来哦,因为有人想你了!
- D" I i7 D# z6 @- h$ d2 _# `/ o- _4 q' t5 z! b
您未购买
或需要登陆才能继续查看
课程信息
课程价格:30文银
4 t7 c2 [0 z2 G7 t! R- u) p1 p' L+ N
, V+ x: h* k; Q/ Y2 ]+ E% ^. `& m* I
0 q0 {2 d4 v. @/ P- ~! P
m* i0 q6 r3 @, b/ w f/ B1 e 二、观点荟萃 6 J0 t: o+ }6 w; g
4 J$ {8 t, Q( R0 F , [3 ~" G h" ^$ P0 t; y" l0 F0 g
! ?; F2 ]# Y% w6 w 这两周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 ,有意加入者请先在老秘网的淘宝店拍下,点击查看详细介绍)的课程首次视频讲座多于文字交流。视频课6期,分别是夏雨的《关于书记党课应该讲什么的思考》、龙行江上的《公文写作百法例讲》导读、清水白石的首期阅读会、长安老耿的《读书与知识结构和写作基本功》、王智的《点评公务员联考多省面试题》以及老猫在线评改两篇文章。文字课4期。从课程内容看突出两条主线,一是讲党课,柴郎的《例谈上级会议传达提纲的写作》、淡蓝色碎片的《微党课怎么讲》、清水拂心的《如何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业务工作(一)》、楚汉争霸的《学养躬身,学后如何养》。从主题上看,相对集中谈了讲党课与读书问题。培训讲稿和老秘网上的文章主要观点有:
( c2 J7 t( \+ F. n- ^. E
1 N/ ` j; W. z- D9 \4 G- P
0 @5 K5 F7 K6 W5 K1 r& u0 ]! ]! I( w6 o5 f: q1 C, i9 `
1. 俺知道在秘书这个行当,一直是机关的瞧不起企业的,上级的瞧不起下级的,虚的瞧不起实的,大秘瞧不起二秘,男秘瞧不起女秘……秘书相轻是一种普遍现象。凡是干过秘书的,都有研究材料的怪癖,那些在外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八股文,俺们都像狗看到骨头一样兴奋。每次上级领导有个什么讲话,俺们都会想方设法弄到手,先睹为快。这次老魏的一篇材料让全省秘书赞不绝口,一是老魏去了业务部门,不再是同行冤家,大家都毫不吝啬大加赞美;二是老魏干了业务后,不再放空炮,虚实结合,有理有据,再加上摸准了领导讲话风格,现场气氛奇好。可见,一篇材料的好坏,秘书们是最有发言权的。(摘自金钱草的文章《秘书相轻》) . Y5 M: G5 r: a( `1 X+ h
9 s* L" y) U8 h i
猫评: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不少新手的文章被领导改得面目全非,信心倍受打击,其实那是难得的学习成长过程。 9 y- f. _; p7 ~( O
3 D( @ Y' A2 c$ y9 a" r1 j
9 M# J3 Z, i" g" W% a7 Z
( j: F7 l$ W$ E9 b9 I
2. 2001年正值乡和村(社区)换届年,年底的事情相对较多,党政办的表表册册的材料也显得很多。党政办包括整个乡政府仅有两台破旧的电脑,好一点的硬盘16G,另一台硬盘只有8G,勉强能运行视窗九五操作系统,有一台针式打印机,一台油印机,没有传真机和复印机,于是所有的材料都得在以上这些机器上搞定。党政办除老主任外还有一个小青年在兼团委书记,一个乡政府十几口子就只有这个小青年会使唤这些机器。(摘自searbright的文章《我的乡政府生涯》) 0 L1 c! y# s7 r( Z4 `" v A
8 [$ h( b( E8 Q. g% \4 X6 f
猫评:当年县乡两级多数单位没有电脑,机关设有文印室,两办一般配有打字员。材料基本靠手写的年代,90后是无法想像的。
! z# E: A R7 |' m, J. z: w# V2 j. \9 I* e5 l7 h; x- `
) ~6 }& [7 a/ |
% \: H- P5 m$ N& B! N2 M3. 撰写典型事迹材料,就需要准确掌握集体典型的特点是什么、个人典型的亮点是什么、传递出的正能量是什么等。一次,笔者受命撰写某部门的典型事迹材料。对于奉献精神,大家谈的大都是经常加班加点,舍小家、顾大家,对亲人心存愧疚等共性的东西。为凸显材料的个性,笔者深入挖掘,捕捉到很多鲜活事例:有的同志父亲或母亲去世时,还在伏案工作,或者还在回家途中,没有来得及见老人最后一面,深感愧疚和自责;有的同志受伤病困扰,仍然轻伤不下火线,一心扑在工作上;有的年轻同志,恋人父母都不在身边,从筹备婚事到举行婚礼,没有请一天假;有的女同志身怀六甲,反应强烈,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不断在脑海里闪现、过滤、定格,这些都是对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我将这些事例提炼成“四个时”:一是奉献精神体现在亲人的生离死别时;二是奉献精神体现在伤病困扰时;三是奉献精神体现在洞房花烛时;四是奉献精神体现在为人父母时。用奉献精神的主线把特色鲜明的个案事例穿起来,在点缀、过渡、照应中加以升华,回避了老生常谈的表述方式,收到不错的效果。(摘自李德华发表在秘书工作的文章) ! i+ G% M; Y3 [8 \+ |
% G6 K% Y* R' N
% Y% ]& V+ p8 u
" U: H3 P/ j1 g' @
猫评:写好身边典型,必须用真实的事例说话,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 n) Z& H8 U) d/ f1 @6 U' U$ [& B5 h' ~/ N" Y
5 Z, p! r9 c# V: A5 {
0 N+ W& Q/ m2 z6 v, T& }* a4. 写文章,很重要的是一种感觉。像学语言要有语感,中国人学英语很难,但如果到了美国,可能不用半年,英语就说得很流利了,因为在那个环境里,能很快找到语感。有人听了别人的讲座,当时感觉好像无所不能,可是回去写写,还是不上手。所以,别人能给你好的文章,给你分析一下思路,结构,逻辑,语言。但不能告诉你那种感觉,感觉要自己把握,自己体会。这往往是初学者最感觉痛苦的,因为费了很大的劲,还是没感觉。所以,新手就是应该从读经典、找感觉入手。因为感觉有了,写起来就自然中规中矩了。(摘自楚汉争霸在众秘夜思第352集的讲稿) ' H; _+ k5 ~* ^* ~& ?
# g# ?2 k" X5 w
猫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稿评改演播室不算是公文写作培训班,主要是帮大家受熏陶、找感觉。 , z3 t2 p$ b$ b- y7 \) f+ {- i
. Q+ X j! o% Q+ O$ l: g9 ?
5 G7 @2 z5 M. c1 Y/ L7 }" \+ j# @! S4 j2 ?! a' h
5.你们好,刚才我拿着这些瓶瓶罐罐上来的时候,有些党员在猜测了,这是干什么?那我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名奉化实验小学的科学老师。因此,请允许我,把我的实验探究课搬进今天的党课,我的党课题目就是:《由三节实验探究课想到……》。这篇党课的开头很吸引人,充分结合了授课人的身份职业特点。目前,很多地方的微党课比赛都是各行各业的党员来讲,面对的是社会各个群体的党员,因此首要一点要记住,所讲的内容不能局限于自己的职业,需要有一个大格局,所讲的理念是要适用于所有党员的。(摘自碎片在众秘夜思第351集的讲稿) 0 U4 @6 z; ]1 i" e
; g2 q! }, V3 P, W) e2 O& e猫评:演讲开头要吸引入,可以讲故事、设悬念、提问题、玩自嘲、用道具、借情景,推荐看看《应用写作》杂志的一些评析文章。 & }4 x0 `9 d/ Y9 K
: @3 @. v9 G+ n% U _ 6. 会议传达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其主要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会议概况。一般作为会议传达提纲的开头,包括会议的起止时间、地点、议题、议程、出席会议的领导以及与会人员等情况。二是会议基本精神。很多会议传达提纲都会有这样一句话“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体现在某某领导的讲话上”。三是贯彻会议精神的具体意见。这部分的写法有三种: ①综合型。特点是内容全面。 ②简约型。特点是篇幅简短,近乎表态发言,主要阐述下一步重点工作。 ③问题型。特点是突出问题导向,把贯彻会议精神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摆出来,并提出意见建议。(摘自柴郎在众秘夜思第350集的讲稿)
+ g$ |2 x5 k9 q# W
% V+ G, U* x$ L* w猫评:传达上级会议精神一般保留主要领导讲话的框架,内容上作些精简。“是什么、为什么”的内容可略写,重点说“怎么办”,需要基层落实的具体事项重点说。
" d4 U4 u; d$ ]; V% ^8 p5 l0 B; e4 z! y7 z3 E
8 u O! x( ]. V* V& X
" o" Z( b) \) ?$ z* s0 y7 U
& c; ]: }' d! y) {0 y10. 新秘书上岗第一件事,看单位往年材料。年初工作要点,年底会议领导讲话稿,向上级的汇报材料,年终总结等等。往上看两三年,对单位的工作就会有个大致的了解。这个应该都有归档,很容易找到。或者直接问单位前辈就行。第二件事,学习《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一篇材料,字体,格式,标题序号都出错,对领导而言实在是看不下去的。第三件事,从写好一篇简单的信息简报和会议通知开始练笔,从仿写开始,小豆腐慢慢磨成大块头,公文不可怕,入道不要急,写出来的初稿像一篇材料,就算入门了。(摘自老猫在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的即兴答疑)
# Z3 g7 R. N' k) P
+ I7 Y7 I! s( G) Z8 G) z$ c猫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没人天生就是大手笔。
|